2024-06-22 13:24:21 | 30高考
2024年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
1、分数优先
由于高考采用分数值统计排名,故而分数的高低基本决定了考生的最终选择。分数优先,是指每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会优先录取。
2、遵循志愿
每个考生都会有填写院校顺序,计算机投档,会按照考生填报顺序录取。
3、一次投档,不再补档
一般院校投档会有模拟投档,考生模拟投档后,就会正式投档,投档后不再补充,只会出现学校没录满,进行征集志愿。
高考的重要性
1、大学录取的主要依据: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大学而言,高考成绩是录取时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高考成绩可以反映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潜力,帮助学校评估学生是否适合接受大学教育。因此,高考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进入理想的大学以及所能选择的专业和学院。
2、社会竞争的压力:
中国的高等教育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顶尖大学的录取率非常低。因此,高考成绩往往成为学生与其他竞争者竞争的关键因素。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可以增加学生获得理想大学录取机会的竞争力,并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学习和知识储备的体现:
高考的考题和要求与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点和技能。高考成绩可以反映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业成就和知识储备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高考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因此,高考成绩不仅是学术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的重要证明。
4、社会认可和就业机会:
在中国的社会中,高考成绩往往被视为一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为个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此外,一些单位和企业在招聘时也会将高考成绩作为录用的依据之一,认为高考成绩代表了应聘者的学术实力和责任心。
1、实事求是。 考生要根据高等学校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和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统一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确填报志愿的基础,志愿不要偏高,但也不要偏低,偏高容易脱离实际,难以实现自己愿望,偏低影响将来发展与成才。
2、拉开梯度。 考生在同一批次内选报院校志猛友愿时,相邻两个顺序志愿之间应有一定的“差异”。即第一志愿院校选定后,考生在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栏内选报的院校一般应是连续几年内生源不是很充足的院校;这种差异不是指两所院校录取线的不同或两所院校知名度的差异。填报志愿拉开梯度有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考生如果按照这种差异选报志愿,排在后面的院校顺序志愿发挥作用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3、留有余地。 填报志愿要掌握好合理的梯度,在慎重填报第一志愿的前提下,填报第二志愿时不要集中于同一层次,应注意拉开档次。同时,做到有进有退,退是为了进,在专业上退是为了院校上的进,在院校上的退是为了专业上的进,要充分留有余地,以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
4、突出重点。 今年本市普通高校录取工作分为六个批次、七个阶段进行,一个完整的志愿方案可能要涉及二十余所院校和几十个专业,要想每个志愿都能够发挥作用,提高志愿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众多的招生院校和厚厚的招生章程,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根据本人情况有重点地选读有关资料,设计与自己志向相一致又与自己估算的高考成绩相匹配的志愿方案。
5、志向决定志愿。 考生要明确自己的 兴趣 爱好 、性格特点、气质类型、灶知困能力状况等情况。确定自己的专业爱好,测定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是动手能力强,还是善于动脑,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艺术修养、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是适合学习基础理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还是适合学习应用科学,将来直接从事生产或服务等等。确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不适合从事什么职业,最后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选报志愿是一个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考生今后的人生道路,选择的志愿要符合自己的志趣,这样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在今后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更容易成功。
30高考(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模式下的志愿填报是怎样的?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是平行志愿。
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是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顺序。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
高考前成绩波动大是很正常,主要是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1)骄兵易败。敢说自己成绩波动大的同学,应该都会有一个“我最辉煌的时刻”,“当初我可是考过年前几名的啊!”但是其实在这个辉煌时刻之后的几次考试,往往是不尽人意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认为自己学的已经差不多了,无视老师的课堂内容了,甚至认为自己可以直接上考场了。那么接下来的复习就可能会出现差池,接下来出现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的情况也是意料之中的。我也不是没骄傲过,只是因为骄傲而吃得苦太多了,于是就长了记性了。
(2)三天打鱼。高三最不缺的就是鸡汤,每次听完老师们或者学长们斗志昂扬的讲说后,心里大概都会有一股热血,血脉喷涌的感觉,于是立下壮志,一周之内要刷多少张试卷,要整理多少错题,要提高多少分。接下来当然会非常认真的学习,但是没过几天之后,就慢慢的恢复原样,之前堆积的错题仍旧未解决,做出来的计划也没能顺利执行,拖延症依旧很严重。或许会因为一次鸡汤努力学习,取得些许成绩,但因为没能坚持下来,又将自己打回了原形。
(3)漏洞百出。也许这一次考试的题目恰巧符合你的口味,你的漏洞可能没有在这一次考试中体现,于是你拿了高分。但是下一次呢,如果漏洞暴露无遗,那么成绩将惨不忍睹,于是你开始怀疑人生,愤世嫉俗,哭爹骂娘,但结果仍是于事无补。 30高考
以上就是新高考填报志愿的基本思路 新高考模式下的志愿填报是怎样的?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30高考。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0高考:www.30gaokao.com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政策解读)迎接2022高考的学子们,志愿填报是一项关键决策,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差异,以及如何巧妙应对。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的较量:平行志愿,如其名,分数排序时一次投档,以分数为王,控制比例通常为105%,强调的是分数优先。而顺序志愿则遵循志愿优先的原则,院校调档比例一般为120%,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然而,这看似公平的竞争背
2022高考志愿填报规则高考志愿填报普通类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和高职专科批,录取工作按四个批次依次进行。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排名进行填报,志愿前一个、两个可以填你名次靠前些的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达到一个冲刺“志愿”,中间填几个历年排名在你成绩排名左右的学校,最后一两个填几个保底的学校,也就是名次稍微靠后,一定注意的是:自己名次左右的学校不能少填。志愿设置新变化
新高考模式下的志愿填报是怎样的?新高考是平行志愿。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是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顺序。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
新高考模式下的志愿填报是怎样的?新高考是平行志愿。新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是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顺序。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
2020年北京新高考怎样报志愿2020年北京实行新高考政策,环球网校快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北京新高考怎样报志愿的相关信息,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请及时关注。下面是2020年北京新高考怎样报志愿的详细内容,一起来关注吧!2020年北京新高考怎样报志愿“专业(类)+院校”志愿填报的基本步骤“专业(类)+院校”模式下的志愿填报,与原高考“院校+专业“志愿填报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原来的先
2021年重庆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是怎样的?今年重庆普通高校招生主要有2种志愿模式,一是专业(类)平行志愿(以下简称专业平行志愿),二是院校顺序志愿。今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对两种志愿模式有何区别进行了详细解读。专业平行志愿以“1个专业(类)+1个学校”为1个志愿。院校顺序志愿以“1个学校+6个专业(类)”为1个志愿,并设置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专业平行志愿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了专业
重庆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20232023年重庆市高考志愿填报规则详解如下:一、普通类志愿录取规则1、专业平行志愿批次:依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按照考生投档排序位次进行投档。投档排序位次根据考生文化成绩确定,如考生文化成绩相同则按照同分排序规则确定位次。2、投档比例:按照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根据模拟投档情况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调档比例
2022重庆市新高考填志愿举例?2021年,重庆市新高考志愿是根据你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你在哪方面有特长?比如说你在物理方面有特长你在体育方面有特长你在数学方面有特长你在音乐方面有特长根据你的特长来填报你的志愿这样在你以后的学习中就会为自己的自愿很感兴趣很感兴趣就会好好的向这方面去学习发挥这方面的知识2021年重庆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是怎样的?今年重庆普通高校招生主要有2种志愿模式,一是专
2024-12-14 18:40:57
2025-01-16 17:30:23
2024-01-11 07:42:43
2024-06-17 01:48:33
2024-07-06 17:52:42
2024-06-23 10: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