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3 15:43:35 | 30高考
其实,每年考生报考前,拿到的《招生专业目录》就是按文、理科分类的(艺术类单分开),考生在报考时根据文、理《招生专业目录》上院校的招生专业、计划填报即可。但在没有拿到《招生专业目录》之前,考生家长可以先简单了解一下大致的学科专业门类,做一个简单的参考。 主要分布在8个学科门类 从整体上来看,文科生可选择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 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门——类——专业,即“学科门”、“专业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92个专业类,506种专业。 文科专业集中的8个学科看起来很多,但具体到一级学科(专业类)、二级学科(专业),差别就相当大了,因为500多种专业大多分布在理、工、农、医等门类下面,所以,文科所能报考的专业比理科要少。 大约有230种专业 哲学包括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4个专业,哲学一般都认为是纯文科专业,但也有个别院校招收理科生。 经济学包括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四大类,17种专业。经济类中文理兼收的专业比较多,具体如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等。 法学包括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等六大类,共32个专业。法学近年来报考比较火爆,而其中,法学、社会学、公安学类中有很多专业是文理兼收的。 教育学包括教育类、体育两大类共16种专业。其中也有一些文理兼收的专业。 文学是文科生招生的大户,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三大类,共76种专业。大家熟知的汉语言文学、小语种、新闻、广播电视、广告、传播学等专业都属于这一门类。 历史学包括一个大类,历史、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等6个专业。 管理学下设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等9个大类,46种专业。同时也是文理兼收的招生大户,院校开设管理类的专业比较多,文理兼收的专业主要有: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 艺术学包括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类等5大类,共33个专业。艺术类大多数专业都在艺术类专业目录中查找。但也有部分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会在普通批次招生,如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等等。 如果只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分类,文科生可选择的专业约有230种。但刨除一些特设专业、较偏的专业和一些布点数量较少的专业外,某些基础专业也不是所有院校都会开设。而且不同院校在不同地区招生的专业也不完全一样。所以,具体到实际报考过程中,文科生所能报考的专业就不会有这么多了。考生在报考时,必须仔细阅读各省当年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和各高校的招生章程,查看你所心仪的院校和专业的招生情况,以它们为依据填报志愿。 个别理科专业也招文科生 12个学科门类中文、理互有交叉,除了以上这些专业外,就算理、工、农、医这些纯理科生占主导的专业,也会有个别院校的个别专业会招收文科生。 医药类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针灸、护理等;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等。农学中的园林、园艺等专业,个别院校会有文科计划。理学中的心理学类,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等,也招文科生。工学中基本都是理科生的天下,但个别院校的工业设计、城市规划专业也会在文科中招生,但招的很少。如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华中科技大学的城市规划等。 上述统计只能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具体各校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考生家长还要以当年你省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文科看文科部分,理科生看理科部分,文理兼收的专业计划也包含在文、理招生专业目录中了。
30高考(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如何正确选择最好的专业的相关内容。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30高考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以上就是30高考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教育系有哪些专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0高考:www.30gaokao.com体育系大学专业有哪些专业体育系大学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业:1.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专业人才的主要专业之一。它旨在培养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包括体育学概论、运动训练学、教育学等。2.运动训练专
教育类有什么专业教育相关专业有哪些教育学类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教育管理、基础教育、英语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文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教育类专业包括哪些大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等等,学校教育又包括幼儿、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职业教育也有很多的专业。还有从学科来讲,包括汉语言文学、政史、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外语等很多的专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考哪所大学的研最好目前,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尚未设立研究生课程。如果你考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可以选择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或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等方向。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被认为是较好的选择。如果你想报考运动医学方向,武汉体育学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和成都体育学院则更为适合。若你决定攻读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方向
教育类专业有哪些1、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中小学文科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文科教学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中小学教师。2、英语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英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初步英语教学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中小学英语教师。3、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心理教育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掌握相应的
学前教育专业有哪些好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的大学有很多,其中北京师范大学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卓越的教学质量,在学前教育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华东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同样在学前教育领域有着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南京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优秀选择,它们拥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人才。北京大学作为
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有哪些专项可以选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提供了丰富的专项课程供学生选择,涵盖了17个主要运动项目。学生需至少选择一门专项课程,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橄榄球、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跆拳道等。这些课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具体课程涵盖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橄榄球、武术、健美操、健身瑜伽、体育舞蹈、啦啦操
中国国内最好的教育学专业是哪所大学的?教育学硕士近年来炙手可热,很多学校都纷纷设立这一专业的硕士点,但是在师资、硬件等方面,孰优孰劣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海文专业课教研室盘点了全国教育学的十大牛校,并指出了各大牛校教育学类的优势专业,供各位考研学子在报考时参考。\x0d\x0a\x0d\x0a北京师范大学\x0d\x0a\x0d\x0a教育学最牛的学校当然首推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历史
教育学专业有哪些好就业?1、教育学专业一般来说收入高、待遇好且社会地位高的就是初、高中或者大学的老师。如果可以的话建议考生报考这类专业的时候最好是考研,因为现在社会对于初、高、大学等老师的要求还是较高的。2、语言类专业类似于德语、日语、意大利语、法语等语言,其实在现在来说就业率都还是很不错的,只要能够学得好的话,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国内语言类大学不少,也有一些二本大学可以报考。3、学前教
2024-01-11 07:42:43
2024-06-11 14:14:13
2024-01-13 20:18:41
2024-12-30 05:21:00
2024-06-10 09:50:56
2024-06-07 01: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