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填报 > 正文

河北省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如何填报和录取?

2024-07-15 22:40:15 | 30高考

今天30高考小编整理了河北省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如何填报和录取?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河北省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如何填报和录取?

河北省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如何填报和录取?

河北省地方专项计划招生详解

在河北省的高考招生中,一项特殊的政策备受关注——地方专项计划。这项计划为考生提供了额外的机会,但申请条件和录取流程独具特色。


首先,地方专项计划的志愿填报是独立进行的,它紧随本科一批志愿之后,作为录取的首要选项。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本科一批志愿未被录取,地方专项计划将作为你的下一个目标。同时,它还与本科一批一起征集两个备选志愿,为考生预留了第二份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当本科一批的两个志愿都完成录取后,地方专项计划才会开始其后续流程。这意味着只有在前两个志愿都无法满足录取条件时,考生才会进入地方专项计划的录取环节。 30高考


总的来说,河北省地方专项计划为有特定资格的考生提供了一个额外的录取机会,它在本科一批之后进行,为未能如愿的学子打开另一扇门。请确保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合理规划你的志愿填报策略,以最大化利用这一政策。

河北省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如何填报和录取?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

第一志愿个第二志愿顺序填报。考生最多可填报6个平行的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志愿内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配。

征集志愿按“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在本科第一批预科第一轮投档后按先国家专项计划、后地方专项计划的顺序投档,供学校审录。投档时,不再受原下达给市州的配额限制。在本次征集志愿规定时间内,考生若未填报征集志愿,则视为自动放弃。

扩展资料

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由市、县(市、区)招办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又名“征集志愿”。

在“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中,考生还可填报3个院校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省招办将按平行院校志愿投档原则再次投档。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时间是在录取过程中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今日征集志愿

河北省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如何填报和录取?

2022地方专项计划志愿怎么填报

30高考(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2地方专项计划志愿怎么填报的相关内容。

高考出分后,考生单独填报专项计划志愿,高校完成录取并公示。地方专项计划性质为“非定向”,批次为“地方专项计划”,实行平行志愿,不按规定填报的志愿将视为无效志愿。通过地方专项计划资格审核的考生方可填报。

地方专项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地方专项计划一般要求属于扶贫县范围且有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同时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当然也有个别例外的情况,如少数民族考生连续三年就读民族高中且有学籍,但本人户籍也要在扶贫县地方专项计划限制了报名条件,限制了报考人数,好处是减少了农村贫困学生的竞争压力

地方专项计划是单设招生批次的,专项计划在提前批与本科一批之间进行招生,招生院校主要是地方一本大学,不录取还有机会填报其他批次志愿,完全没有影响,这也是一大好处另外,报考地方专项计划还可以降分录取,有机会以一本分数考入好大学,但是弊端在于可供选择的专业有限

对于专项计划毕业生,国家鼓励到贫困地区就业,同时会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到贫困地区创业也是国家鼓励引导的。

专项计划是如何录取的

国家专项计划B段实行平行志愿模式,设置9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选项。在本科提前批A段中有政审、面试、体检、定向等特殊要求的国家专项计划和省属院校国家专项计划C段,实行“1+1”顺序志愿,如计划地生源不足时,可根据考生志愿在批次控制分数下40分以内(含40分)投档。

高校专项考核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考生要根据考试情况合理估分,及时关注浏览招生院校网站信息,加强与招生院校的沟通联系。录取时,省教育考试院按照阳光高考平台公示的考生名单和考生志愿,按相关规定在本科一批I段模拟投档前一次性向院校投放资格审核通过且成绩(含政策性加分,未安排分省计划的院校不使用照顾加分)在本科一批线上的考生电子档案。

地方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提前批D段进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设置9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选项。

以上就是30高考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河北省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如何填报和录取?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0高考:www.30gaok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河北省地方专项计划志愿如何填报和录取?”相关推荐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

四川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及志愿模式分析每个省份的高考志愿模式都不同,填报院校的数量和专业数量也不同,所以考生需要提前准备好高考志愿的填报方式。2022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具体政策还未公布,2022年政策预计和2021年政策类似,下面是2021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及填报指南,可以供参考!一、四川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批一共有9个院校

2024-07-20 14:44:11
高考填志愿怎么填苏区专项,地方专项?是直接填苏区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里的学校吗?要做说明吗?
高考填志愿怎么填苏区专项,地方专项?是直接填苏区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里的学校吗?要做说明吗?

高考填志愿怎么填苏区专项,地方专项?是直接填苏区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里的学校吗?要做说明吗?直接填苏区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里的学校,苏区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不可以同时填报。地方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承担,安排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高校年度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苏区专项计划招生任务由江西省属重点高校承担。赣州市省属高校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大学、赣

2024-11-19 08:52:52
高校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1、高校专项计划通过后只要按照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方式填报高考志愿就可以了。2、已经通过高校专项计划审核的考生,要按照申请院校的要求,本省份教育考试院的具体规定填报高考志愿,各省份高考志愿的设置不同,考生必须按照本省份的具体要求填报志愿。3、高校专项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只能报考一所(过了直属师范大学初审以及别的院校初审的可能可以报两所),对于通过了多所院校初

2024-07-16 10:31:34
河北新高考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河北新高考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河北新高考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2022年河北将再次推行高考平行志愿,选用“技术专业(类)院校“的招生计划录用方法,普通类每一次较多能够填写96个志愿填报,并且不会再设专业服从调剂选择项。国家专项计划志愿填报分配在提前批次录取A段和B段。在其中,有政治考察、招聘面试、常规体检等特别要求的国家专项计划分配在提前批次录取A段。别的国家专项分配在提前批次录取B段

2024-06-21 00:01:31
高考高校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
高考高校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

高考高校专项计划如何填报志愿?高校专项计划填报志愿的方法介绍如下:登录招生考试网站进行填报。1、选择院校—确认志愿首先要选择填报学校,然后选择报名类型,再根据招生高校要求按顺序填写信息。(系统中有填写说明文字提示,有疑问可咨询志愿高校。)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一定要点击“确认志愿”才算提交成功,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志愿确认成功”。2、下载申请表每个志

2024-07-03 16:07:39
高考志愿地方专项 高考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地方专项 高考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是什么意思

地方专项计划能报吗当然不能。填报高考志愿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考生类别来选择,同时还要注意,普通文理科考生不能填报有特殊招生要求的院校及专业。对于普通文理科考生来讲,肯定是不能报考有特殊报考要求的地方专项计划专业的。地方专项计划或高校专项计划等都是定向招生的专业,只招收符合报考条件要求的农村地区考生,普通考生不要去填报这些专业,如果误填这些专业,就会白白浪费宝贵的志愿资源,本来可以报考更多的专业的

2023-08-30 04:34:39
四川高考志愿录取规则 四川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规则
四川高考志愿录取规则 四川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规则

四川志愿填报流程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主要分为预填志愿、正式填报志愿和调剂环节三个阶段。具体填报流程1、登录当地招生考试网站,填写个人信息;查看招生计划和院校专业信息;2、了解自己的志愿范围: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方向和能力,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检查填报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志愿表。预填志愿预填志愿通常在四川省高考结束后举行,考生可以在这个阶段进行模拟

2023-08-27 22:17:21
高考志愿地方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地方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高考志愿地方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高考志愿地方专项计划是一项旨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政策。它是由高校和地方教育部门联合实施的一个招生计划,主要面向本地的农村学生。什么是地方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会为特定区域内的农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本地所属一本招生高校的招生名额。这样的举措有助于解决地方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人才留在当地,为地方的经济发

2024-10-27 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