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 00:36:58 | 30高考
伊犁师范大学是一所综合实力不错,具有良好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的学府。
1. 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 :伊犁师范大学拥有优良的教学环境,设施齐全的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高水平、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他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学科优势 :学校设有多个学科领域,涵盖了文、理、工、管、教育等多个方面。其中,教育学、文学、理学等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选择。
3. 实践教学和对外交流 :伊犁师范大学注重实践教学和对外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国际化视野。学校与多家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实习实训、科研项目合作等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留学、访学、交流等机会。
4. 学生活动和文化氛围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和文化氛围。学校有多种学生组织和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各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伊犁师范大学在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学科优势、实践教学和对外交流以及学生活动和文化氛围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对于想要在新疆地区学习和发展的人来说,伊犁师范大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新疆省立伊犁专科学校,1953年更名为伊犁师范学校,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定名为伊犁师范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伊犁师范大学。
伊犁师范大学是一所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管理的普通高等师范学校。现有49个本科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法学、教育学、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教育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数学3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学校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应用化学、应用物理学3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物理学2个自治区紧缺人才重点专业;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物理学、化学、学前教育、哈萨克语言、思想政治教育5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伊犁师范大学与南京大学联合培养的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向为凝聚态物理),学生在伊犁师范大学就读,由伊犁师范大学负责学籍注册,其间南京大学选派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讲授核心课程,其他课程由伊犁师范大学统筹安排,优秀学生可前往南京大学插班或参加由南京大学举办的暑期学校学习。毕业和学位的审核由伊犁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对通过双方考核的学生,学校在教育部学信网备注栏中注明“该生为与南京大学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考核通过”;对未通过考核的学生,其毕业资格相关事宜按照伊犁师范大学的有关规定办理。
报考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相关专业统考并达到本科合格线。报考舞蹈学专业的新疆生源考生须参加我校校考并取得合格证、其他生源考生须参加省统考且达到本科合格线。
伊犁师范大学录取批次按招生计划类别分为本科零批次(提前批次)、贫困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本科二批次、本科二批次。伊犁师范大学投档比例一般为100%,根据各省生源情况可适当调整。
英语、翻译专业有对英语单科成绩要求;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小学教育(理科方向)、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有对数学单科成绩要求。
除英语、翻译专业外,所有招生专业统考外语语种不限。学生进校后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公共外语课程为“大学俄语”,其余专业学生的公共外语课程均为“大学英语”,请外语语种非英语的考生慎重填报。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如省级招办统一组织外语口试,应当参加并取得成绩。
高考改革省份“3+1+2”模式总分(含政策分)相同时的排列顺序为:依次按语文数学两门成绩之和、语文数学两门中的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录取。
除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外,往届考生与应届考生录取时同等对待。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哈萨克语言)专业,按照自治区“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的相关政策执行。
伊犁师范大学全国总体排名517。
30高考(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伊犁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的相关内容。
关于伊犁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回答是伊犁师范大学是二本。
伊犁师范大学是几本
伊犁师范大学是二本。伊犁师范大学在每个省份招生批次不同,有本科批、本科二批、专科批、普通类一段,我们按照它在普通类最前的招生批次,其中该校2022年在江西、宁夏、陕西等省份招生属于本科二批,可以看作是二本院校。22年该院校在河北、辽宁等省份属于本科批,在内蒙古、安徽等省份属于本科二批,在山东属于普通类一段。
资料扩展:
伊犁师范大学(YiLi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新疆伊宁市,是一所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理的普通高等师范学校,为教育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共建院校。
学校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新疆省立伊犁专科学校。1953年更名为伊犁师范学校。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定名为伊犁师范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伊犁师范大学。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占地总面积85.20万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29.62万平方米,宿舍18.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69亿元,图书馆总藏书量139.61万册,其中纸本馆藏95.78万册,电子馆藏43.83万册。
设有16个教学单位,开设54个本科专业;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1283人,其中专任教师892人,在校生23535人,其中本科生22033人,硕士研究生1502名,有成人学历教育学生5049人,成人非学历教育学生4811人。
以上就是伊犁师范大学怎么样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30高考。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0高考:www.30gaokao.com伊犁师范大学有哪几个校区及校区地址公交站点分别都在哪里伊犁师范大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分别有3个校区。伊犁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苏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出了伊犁师范大学各个校区地址及公交站点,供考生和家长用以新生入学报到之用。伊犁师范大学各个校区地址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伊犁师范大学各校区地址如下:1、伊犁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解
伊犁师范大学考研分析1、调剂。伊犁师范每年调剂名额还挺多,有些专业接受跨考生,开学后去选修专业课即可。在复试中,大部分题都是一些基础性的,所以各位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牢牢打好基础。2、宿舍。今年学校分了两个校区,一个是本部,一个是东部。无论哪个校区,研究生的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四人寝室,上床下桌,屋里有卫生间,可以洗澡,还可以坐在床上看雪山哦。屋里也是有暖气哒!东部校区是今年新装
伊犁师范大学是几本伊犁师范大学在新疆主要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伊犁师范大学是二本大学。如果你不是新疆考生,伊犁师范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伊犁师范大学是一本大学。教育部门并没有说伊犁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伊犁师范大学是几本只是民间说法,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要根据所在省份(市)招生批次确定。(目前高考是按照省份招生,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说该大
2020伊犁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及人数招生计划大学师范大学人数计划招生师范大学招生伊犁伊犁师范大学生计2020 高校招生计划是考生填报志愿时的一个重要依据,下面小编整理了伊犁师范大学2020年的招生计划,供大家参考!伊犁师范大学招生计划2020伊犁师范大学介绍学校占地总面积124.6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2807.41万元,图书馆总藏书量132.02万册;设有13个学院
伊犁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是多少分?2023高考伊犁师范大学要多少分录取?伊犁师范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一所公立性质的师范类型的高校。很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高考生都希望能知晓“伊犁师范大学2022年最新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考上伊犁师范大学有多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考生究竟要考到全维吾尔自治区多少名,才有机会被伊犁师范大学录取”等问题的答案,本文五米高考将为大家奉上伊犁师范大学在全国各
伊犁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各专业排名情况怎样 1、伊犁师范学院王牌专业名单新疆重点建设学科自治区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凝聚态物理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基础数学 2022高考信息不断变化,本站提供的高考成绩查询、2022高考录取分数线、高校等招生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相关考试部门的信息为准!
在伊犁师范大学当老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因为去过伊犁,挺喜欢伊犁这个城市,干干净净,环境挺好,消费水平也可以。在新疆来说,算是一个不错的适合居住的地方。伊犁风景美,大美新疆,新疆美食众多。还是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薪资待遇问题、生活习惯问题(毕竟少数民族朋友多)、未来结婚问题(汉族人口相对可能少些)、还有个人专业发展学术研究方面的。等等。不过,还是建议去
辽宁理工学院是985还是211大学?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辽宁理工学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
2024-09-09 03:50:45
2024-02-02 16:33:34
2023-12-29 09:54:40
2023-12-31 10:11:01
2023-12-29 21:15:48
2024-02-07 21: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