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 16:00:03 | 30高考
无论哪种组合,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果单纯的从能够未来填报专业的角度上来说,一定是物理、化学、生物更加有前景。但是有前景的组合方案,必定也是难度最大的组合。
1.学霸组合模式: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
物理、化学、生物组合方式是传统的理科组合方式,也是高考所能够填报专业最多的组合方式。按照现在新高考的政策来看,选择物化生组合几乎可以达到99.99%的专业都可以选择。因此如果考虑到大学以后志愿填报专业的选择,自己又是学霸的话,选择物化生毫无疑问是最有前景的组合。但是一旦选择此类组合方式,可能也是难度最大的组合,所以要视自身情况而定。
2.中等学霸组合模式:物理+生物+地理(政治)
根据"3+1+2"的方案要求来看,考生必须在物理与历史当中选择一个科目。而物理作为学工科专业必须选择的科目,因此大部分同学会选择物理为"1",而在其他剩下的四科当中,化学的难度应该是最大的。而地理与生物,或者生物与政治的组合难度相对来说较小一点。根据已经进行部分选科学校传出来的消息来看,大部分同学都热衷于选择"物理+地理+生物"作为组合方案。既能够满足未来绝大部分专业选择的要求,能够满足尽量得高分的要求。
3.一般学霸组合模式:历史+化学+生物
新高考既然要求考生在物理或者历史当中必须选择一科,肯定有部分考生不擅长物理科目,只能够选择历史科目为必选科目。但是一旦选择历史科目作为必选科目,那么选科的方向就偏向于文科,为了能够填报更多的理工类专业的话,那么部分考生就会想到搭配传统的化学、生物为一个组合。例如部分医学类专业要求考生必须选择化学、生物专业。那么考生选择历史、化学、生物三门组合可以填报医学类专业,也可以填报生物类、化学类专业。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可能还不情况,到底什么样的组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组合,这里给你一个建议。
1、在“3+3”模式中,你可以这么搭配,选考科目=A+B1+B2,其中A决定你的专业,B1和B2决定你的成绩。比如,你可以选择物理来保专业,尽管物理可能不是你的优势学科,然后选择了物理,理工科专业基本上不受限制,其次在其他5门学科中,选择得分和赋分最高的学科,进行组合。如果物理确实不好,也不要强求,可以用化学代替物理,这样还可以选择一部分理工科专业,或者直接用历史或者地理取代物理,选择侧文的组合。
2、在“3+1+2”模式下,就更明确了,只要打算选理工科,就要选择物理;只要打算选文史类专业,就要选择历史。可以选择物理和两门文科进行组合,但是尽量避免历史和两门理科继续组合,因为这样的组合,可选专业非常少,如果不能得高分,得不偿失。
第一步、初步确定报考院校范围。
考生根据自己分数在全省历史科目组合或物理科目组合中的位次(查阅今年高考一分段统计表),并结合往年录取情况(查阅最近三年高考录取历史数据),大致找到可能与自己分数相匹配的院校,并将它们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然后再结合个人偏好( 如地区、办学类型等),高校办学情况(如学科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学校声誉、校区分布等),筛选出有意报考的高校。
第二步、从有意报考的院校中查找并初步确定目标院校专业组和专业。
这时候,首先要根据院校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找到自己可以报考的院校专业组。可以填报某一院校的一个院校专业组,也可以选报同一院校的多个院校专业组,一个院校专业组就是一个志愿。
然后再了解自己可以填报的院校专业组是否包含了自己最喜欢或比较喜欢的专业、是否包含自己最不喜欢或比较不喜欢的专业、这个专业组包含了哪些专业等。
如果涉及专业调剂,自己是否可以接受(因为有可能被调剂到你不喜欢的专业)。同时还要综合院校专业组设置情况、专业招生计划数及各专业报考具体要求,初步确定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及专业。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30高考(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中最好的选科组合的相关内容。
高中最好的选科组合:物理、化学、政治三科最好。
解释 30高考
这是新高考模式下专业覆盖率高的组合,这个选科组合因为文理兼备,还能走一些特殊专业,以及政治与考研或者国考相关,获得很多家长的青睐。
其他选科:
1、物理+化学+生物
该组合的可选专业覆盖率达到了99.9%,属于纯理科组合,学科之间联系紧密,对于理科思维较强且学有余力的同学来说,这个组合是不错的选择。
2、物理+地理+生物
该组合的可选专业覆盖率为99%,此组合偏理,学科之间的联系度也很大,且在赋分中也比较有优势,适合想学理科又不喜欢化学的学生。
3、化学+生物+地理
该组合的可选专业覆盖率为88.7%,物理需要大量的逻辑分析和触类旁通,学习起来具有很大难度。该组合没有了物理,学习难度就降低了很多,三门科目又有一定的联系,学习压力较小,赋分制也比较有优势,是很推荐的一个组合。
4、生物+地理+历史
该组合的可选专业覆盖率为75.3%,尽管可选择的专业比较少,但是对于理科思维较差的同学来说,这个组合学习压力较小,且在赋分中占据优势,竞争力很大,是偏文科同学的绝佳选择。
女生高中选科
1、以自身实力为主
高中的时候,不管男生还是女生一般都会有偏科的情况发生,因此便造成了有的科目成绩好,有的科目成绩一般。建议大家在选科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各科成绩来做选择,如果你某一科学起来比较轻松又能够拿高分,那一定是必选科目。
2、以成绩最大化为主
目前新高考部分学科采取等级赋分制,也就是说学生的分数越高,排名也就越高,赋分之后的成绩也会越好。因此在选科的时候,可以选择最好拿分的科目,如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话,建议就不要选择化学,选择生物会比较好拿分,因为生物的记忆点较多,只要努力背诵和刷题就行。
如果首选科目是历史的话,建议再选科目就不要选择政治了,因为历史加上政治的背诵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会没有时间顾及另外一门科目,而且这两门科目想要拿高分是很不容易的。
3、以专业选择机会为主
如果女生想要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有更多的院校和专业可选,一定要将文科和理科结合起来,这样文史类和理工类的专业大多都能报考。另外,在考虑专业选择多不多的前提是成绩要好,反之会造成可选专业多但竞争不过的局面。
高一选科文科最好的组合组合如下:1、历史、政治、地理。这种组合涵盖了文科的三大基础学科,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政治和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2、语文、政治、历史。这种组合注重语文和政治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表达能力、政治理论素养和历史文化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参加文科类高考。3、语文、历史、地理。这种组合注重语文和历史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表
高一怎样选科有优势最好的组合有哪些选科目非常重要,这关系到高考成绩的高低,还关系到高考填报专业志愿。我推荐4个最值得的组合有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政治+生物这四个组合。新高考选科推荐的科目组合(1)物理+化学+生物尽管知道物理+化学+生物的组合竞争激烈,但还是建议未来想要冲击名校的高分段考生选这个组合学霸也的确是大多都选择了“物理+化
新高考模式3+1+2最佳组合选什么科目好新高考3+1+2模式,选择的科目组合中比较好的选项有: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物生地、物生政、物政地、史化生等。下面是对这几个选择的简要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新高考模式3+1+2最佳组合顶尖学霸组合: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物化生、物化地和物化政的可选专业占比均为95%以上。如果学生成绩很好,是妥妥的学霸,那么我非常建议在高一分科时
2022新高考如果学医选什么组合比较好新高考模式下,想要学医,物理是必选选科,几乎所有临床医学都必须选择物理科目,此外,化学也是不可或缺的科目,生物次之。想学医该如何选择科目推荐组合一:物理+化学+生物这其实就是传统的理科生模式,选择物化生,医学类专业的覆盖率达到了100%,也就是说,只要自己高考分数达标,在医学类院校和专业选择上,不会有任何阻力和限制,是想学医的考
2022政治化学生物选科组合能报什么专业?化学生物政治组合好不好?新高考政策的广泛实行使得考生在选择高考科目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当然这也给很多学生造成了困难,许多学生在选课时存在着盲目的问题。小编认为高考选择哪些科目应该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未来规划,比如大学想要报考什么专业。小编认为在选科时既要选择文科科目,也要选择理科科目,比如政治、化学和生物这个组合就是比较不错的,在大学时能够选择的专业面
文科生最佳组合怎么选文科生最佳组合是历史+政治+地理。史政地组合:对于未来有倾向人文社科类的同学可以选择,这是最传统的组合了,但是这三科都是需要大量记忆和背诵的,并且报考专业也受限制,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向和兴趣选择。史地化组合:这个组合中,化学与其他两科目关联不是很大,如果化学成绩还可以的,并且对化学也蛮有兴趣的可以选择这个组合,虽然这个可以报考的专业比较史政
文科怎么选组合无论理科,文科,语数外都是必选的,历史与物理也限选一门,因为只有化学、地理、生物了,因此选择有史政地组合、史地化组合、史地生、史政化。史政地组合:对于未来有倾向人文社科类的同学可以选择,这是最传统的组合了,但是这三科都是需要大量记忆和背诵的,并且报考专业也受限制,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向和兴趣选择。史地化组合:这个组合中,化学与其他两科目关联不是很大,如
复旦大学传播学专业考研的经验交流?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我的本科院校并不起眼,看着同学们在大三下陆陆续续找到未来的方向,我第一次产生了迷茫的情绪。我认真问我自己是不是想要马上工作,但是我发现我并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工作也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具有竞争力的工作经历,于是我决定考研,再给自己一次认真努力的机会,上海一直是我的梦想城市,因此我一咬牙一狠心就决定报考复旦大学,我本科学新闻的,
2024-01-11 07:42:43
2024-06-11 14:14:13
2024-12-30 05:21:00
2024-06-10 09:50:56
2024-06-07 01:13:24
2024-07-09 16: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