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5 17:34:12 | 30高考
公共管理系
成立于1999年的公共管理系,紧紧围绕学院“德高志远、厚学强术”的办学理念,在教学、科研、学科学位点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四个方面,努力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以学科发展引领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支撑学科发展,将校内外的人才培养和干部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成绩斐然。其中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设立于1984年,招收行政管理民族干部班,为云南省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1998年该专业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1999年作为教育部试点的两所高校之一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
公共管理系现有行政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其中在本系招生的科学学位硕士点4个(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MPA公共管理硕士)。现有2个本科专业招生,即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其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教育部首批试办专业,是国家级一类特色重点建设专业、云南省省重点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是省级和校级重点专业。全系已形成了本——硕——博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有在校本科生292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05人,在校MPA学员467人。已毕业各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近500人。
公共管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为崔运武教授(博士、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2006),教育部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电子政务委员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学位委员会管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云南省优秀教师(2007),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优秀青年教师奖(2002)、宝钢优秀教师奖(2003)、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9),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
公共管理系第二任系主任为方盛举教授(法学博士、政治与公共管理出站博士后)。现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云南大学首届十大教学名师,伍达观杰出教师奖(2008)。
现任系主任邓崧教授(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出站博士后),知名电子政务专家,全国电子政务委员会理事,云南省政府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政治学系
政治学系成立于1924年,是云南大学建校之初最早的系之一,为目前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迄今为止已走过80余年的办学历程。政治学系于1925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学生。20世纪三十年代与四十年代著名学者林同济、朱驭欧、李德家曾先后担任政治学系系主任,著名教授张溪若、钱瑞升、王赣愚、潘大逵、龚祥瑞、陈复光等都曾执教于该系。20世纪五十年代经高校院系调整,政治学系并入西南政法学院。1961年云南政治学院并入云南大学,恢复设立政治学系,并开设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3个本科专业,共培养了11届本科生和4届工农兵学员。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政治学系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2个本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云南大学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先后设立了经济系和法律系,部分教师从政治学系分离出去,政治学系仅存哲学1个本科专业。1984年,政治学系设立行政管理专业,开始招收行政管理民族干部专科班,这为云南省培养了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1998年该专业由专科升为本科。1989年政治学系更名为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下设公共关系、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1998年根据教育部专业调整计划设立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2个本科专业。
回顾政治学系过去80余年的历史,那是历届师生的共同成长史、发展史和奋斗史,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学系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巨大进步,政治学学科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中排名为全国第13位,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国内政治学研究的重镇之一,确立了民族政治学、边疆治理等研究的鲜明特色,可谓成绩斐然。
政治学系系主任周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教育部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学学科组评审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第四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政治学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社会学系始创于1939年,吴文藻为首任系主任,费孝通等一批著名社会学家曾执教于本系。1941年费孝通接任系主任,第三任系主任为杨堃。50年代院系调整后于1954年停办,在这15年内,先辈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推动了云南民族问题的研究,开拓了中国社会学、民族学的学科建设。社会学系于1995年恢复,设立社会学本科专业。社会工作系建于1992年,1993年开始招生。2003年社会学系并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5年12月,云南大学作为省级改革试点单位进行校内机构调整,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所设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并入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成立了新的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现系主任为钱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学建设和科学研究成绩斐然。以钱宁博士、教授为首的社会福利理论研究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的科研项目历年来成绩不菲。
情报与档案学系
云南大学情报与档案学系档案学专业(本科)始创办于1984年,当时属云南大学历史系。在此基础上,于1987年开设图书馆学本科专业,1988年单独建成云南大学档案学系。1993年档案学系增设情报学本科专业(后更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1997年云南大学档案学系并入云南大学人文学院,2000年由档案学系更名为信息管理学系,下辖档案学、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2004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信息管理学系从人文学院析出,独立建制为云南大学情报与档案学院,下设文秘与档案学系(设档案学本科专业)、信息管理学系(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文献信息管理系(设图书馆学本科专业)。2006年,情报与档案学院与原公共管理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公共管理学院,情报与档案学系为其下属四个系之一,目前该本科专业只设档案学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同时招收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以及档案学博士研究生。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律法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概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等从事行政、机关事务、公共事务、人事、党务等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电子政务方向)
培养具有现代电子政务系统开发和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行政管理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府经济学、领导学、比较公共行政、行政法学、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理论与实验、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非政府组织等从事行政、人事、公共事务、党务等管理工作或教学和研究工作。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政治学理论、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国际政治、信息技术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委、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金融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党政管理、行政管理、政策分析、电子政务、教学科研、内外宣传、办公文秘、公共关系等工作。
国际政治专业
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广泛的适应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政治学导论、政治学基础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治理论和研究方法、比较政治制度、国际政治理论和研究方法、比较外交政策、国际政治经济、国际公法、信息技术基础、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社会学专业
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文化人类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分层与流动、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学史、经济社会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机构从事社会研究、社会保障、政策研究、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
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与方法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社会福利思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高校或行政相关部门、非政府组织从事专业教学及学生工作或社区发展、管理和服务工作。
档案学专业
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文化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技术基础、秘书工作实务、政务信息管理、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电子政务与电子档案管理、人事档案与人力资源管理、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缩微影像与数字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资料信息中心)、办公厅(室)、图书馆、情报机构、史志部门从事档案管理与信息服务、文献信息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管理、文秘、办公自动化、编史修志等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下设信息管理学和图书馆学两个方向,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信息管理学方向: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信息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开发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信息分析与研究、信息安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信息机构及IT行业从事信息管理、信息咨询、情报服务、信息系统构建及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办公自动化等工作。
图书馆学方向: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管理学、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组织、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数据库原理、数字资源加工处理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献研究基础、目录学出版编辑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国家各级各类图书情报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机构从事图书馆管理与技术、情报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决策咨询、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文秘和相关教学、科研工作。
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信息专业我来一一回答你的问题:1,武汉好,因为武汉的是总部,师资力量还是武汉的好,北京的地点好些2,很不错的专业,就业也很乐观的,以后可以考网络设计师什么的,在地大是相当不错的专业3,有地球科学,珠宝,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考研的话,中国地质大学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怎么样?就业很好,中国地大总部在武汉,不过北京是研究生院这个专业还是武汉大学的好,建议你考武
广东海洋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哪个地理位置好广东海洋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地理位置好。因为广东海洋大学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好;而云南师范大学——学校在不少地区都是二本分数招生,其实云南师范大学在云南地区的口碑很不错,就是地理位置不算特别好,但学校环境优美。所以广东海洋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是广东海洋大学地理位置好。上海海洋大学的转专
中国海洋大学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怎么样?海大的这个专业一般。成都理工没有首都师范大学强,但这三所学校实力都一般。想搞GIS的话,建议报考这些学校:武汉大学、中科院地理所、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想搞遥感的话,建议报考这些学校: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和测绘类哪个好啊我是地信专业的,要上大三了。武大的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都是全国最牛的!这两个专业本身就有很大联系。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景,这么说吧,应用非常广泛,有说法是80%以上的企业都会用到。可是大学本科的就业率并不高,开这专业的学校太多了。测绘属于艰苦行业,就业好。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可以分为应用和开发。应用简单,收入低。搞开发收入高,但学开发难得多。
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的哪些学校比较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都很好。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
西南财经大学和云南大学考研马理论哪个好这两所大学都好。经查询西南财经大学官网可知,西南财经大学的马理论专业的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就业前景,一般研究生专业排名靠前的专业无论在学术发展还是就业上都有更多的优势,但同时考研的竞争也更激烈,相对来说更难考取。云南大学属于211工程建设高校,又是双一流大学,马理论又属于热门专业,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强化马理论学科在学校学科体系中的战略布局和建
云南师范大学研招办电话云南师范大学招生咨询电话:0871-65910379、65912887,咨询QQ:1781339618。学校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普通文史理工专业按照考生的投档成绩(含政策性加分)和报考志愿安排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无分数级差。具体录取方式为:在同一投档批次内,将投档至学校的考生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次录取。云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
云南大学法硕录取名单云南大学法硕录取名单:全日制法律(非法学)拟录取89人;全日制法律(法学)拟录取80人;非全日制法律(法学)拟录取44人。名单公示:根据教育部、云南省教育厅、云南大学相关文件要求,经初试、复试选拔,现将该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通过电子邮箱向该校研招办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核实
2024-09-09 03:50:45
2024-02-02 16:33:34
2023-12-31 10:11:01
2023-12-29 21:15:48
2024-02-07 21:27:08
2023-12-30 20: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