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5 20:19:00 | 30高考
30高考(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何填报高考志愿的相关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认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全面了解高校招生规定,以及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时间、投档录取规则等情况。不同高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规则是不太一样的,对不同院校和专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填报高考志愿,考生要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和自身实际,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成绩和位次高低。这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层次、专业组和专业。包括总分或单科成绩、位次等。考生还要注意院校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的具体要求。
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志愿选择的重要因素,是选择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院校时,要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性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学科专业建设、办学地点(校区)及收费标准等信息。
专业和就业。专业也是考生志愿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般关系到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职业趋向。考生要注意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专业,要考虑自身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时很热门,但到了就业时可能就没那么热门,需要综合分析、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身体等条件。院校专业录取,除了成绩要求外,一些专业对身体状况有要求,如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等健康状况的限制。
考生可通过以下“两步骤”筛选普通类意向院校专业组和专业。
第一步:通过成绩位次进行初步筛选。考试成绩位次是判断志愿填报准确性的标尺。在填报志愿时,不能简单用分数与往年做加减进行比较。考生要根据本人成绩位次(排名)和近年考生成绩分布统计表,找出近年这个位次对应的分数,再查看相应年份该录取分数附近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从而初步筛选出意向院校专业组和专业。考生应特别关注“位次”这一因素,找准自身定位,在本人成绩位次的合理区间范围内选择院校专业组和专业,避免“高分低录”的遗憾,也要防止“低分高报”而失去投档机会。但也要提醒大家,往年的招生录取数据不能直接拿来对照选择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只能作为参考。
第二步:全面了解意向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对初步筛选出来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进行全面了解,包括院校招生录取规定和办学情况等。要认真阅读院校录取规则,如专业安排办法、单科成绩、身体条件、选考科目等具体要求。不符合报考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一定不要填报。对于不明确之处,可直接向高校招生办咨询。通过全面了解后研判是否作为最终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
努力学习
平行志愿是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志愿,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将志愿合理排序,“院校专业组”志愿之间适当拉开一定梯度,避免因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层次相近且录取成绩相对较高,而造成整体滑档。一般情况,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来合理安排“院校专业组”志愿之间的梯度。
首先,考生可以选择若干个最想上且有可能上的院校专业组作为第一层次志愿。这个层次的院校专业组录取概率较低,且填报的前提是考生对这些院校专业组的所有专业均可接受并愿意服从专业调剂。
其次,重点选择一定数量与本人成绩位次相匹配、录取把握较大的院校专业组作为中间层次志愿。这个层次的志愿是考生最有可能录取的院校专业组,一定要周密思考,认真对待。
最后,选择若干个保险系数高的院校专业组作为保底志愿,尽可能避免“滑档”。
此外,要注意不同高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规则是不同的,有的实行分数优先,有的实行志愿优先,有的还设定专业级差等。因此,要考虑专业录取规则等因素来确定考生所报院校专业组中的专业志愿顺序。总之,要把打算填报的高校招生章程研究清楚,不要脱离招生章程,光看今年招生计划和往年录取分数来填报。
志愿填报有时限要求,每一轮次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如果考生错过了规定的填报志愿时间,不能补填。所以,考生务必注意志愿填报的截止日期。
建议不要集中在最后一天填报,更不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前的半小时、一小时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以免影响自己顺利填报志愿。以往有的考生踩着点填报,结果事情一耽搁或自己网络不顺畅报不上,准备了很充分,结果“起了个大早,连晚集都赶不上”。
考生个人信息(含成绩、志愿、录取等信息)只能凭考生本人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查询。由于个人原因,发生账号和密码被盗,造成信息泄露、志愿被冒充填报或修改,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考生如果忘记登录密码,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密码重置:一是短信验证重置:考生选择短信验证方式,回答注册时设置的密保问题后,系统自动发送短信验证码到注册手机上认证后重置密码;二是邮箱重置:考生选择邮箱重置方式,回答注册时设置的密保问题后,系统自动发送重置密码的链接到注册的邮箱;三是报名点及招生考试机构重置:考生可以携带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报名点或者报名点所在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申请进行密码重置。
“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当考生投档到某个“院校专业组”,但由于分数相对较低等原因,导致所报的6个专业志愿都无法录取时,如果考生已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则该考生仅限于在该“院校专业组”内进行调剂,不跨“院校专业组”调剂。
每所高校都要提出本校各个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考生应对应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精准报考。
某些院校的招生专业,如果不提再选科目要求的,符合首选科目要求的考生均可报考。
某些院校的招生专业,如果提出1门再选科目要求的,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例如某校某专业组,首选科目是物理,同时对化学科目提出要求,那么符合首选科目物理的要求而且选考化学的考生才能报考。 30高考
某些院校的招生专业,如果提出2门再选科目要求且均须选考的,考生须同时选考这2门科目方可报考。例如某校某专业组,首选科目是物理,同时对化学和生物科目提出要求,那么符合首选科目物理的要求而且同时选考化学和生物科目的考生才能报考。
某些院校的招生专业,如果提出2门再选科目要求且只需选考其中1门的,考生选考该2门科目中的任意1门即可报考。例如某校某专业组,首选科目是物理,又要求考生选考化学或生物科目,那么符合首选科目物理的要求而且只要选考科目中有化学或生物科目的考生就可以报考。
以上就是30高考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志愿填报资讯敬请关注30高考。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0高考:www.30gaokao.com高考志愿怎么填报?高考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前途命运之所系,每一步都要慎重。高考录取学校的好坏首先取决于高考成绩,在高考成绩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填报志愿也很关键。高校是如何录取考生志愿的呢?一、录取批次一般高考志愿分为五个批次录取,不同的省市可能略有区别。1、本科提前批:军事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司法院校、教育部直性师范院校、香港中文大学(包括深圳校区)、香港城市大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填报是高考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此决定了考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了解自己的情况:在填报志愿前,考生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兴趣、职业规划及各种限制条件(如文化程度、地理位置等),以确保正确选择专业和院校。2.了解院校和专业信息:在填报志愿前,考生需要了解院校和专业的情况,包括学科设置、就业情况、教学水平、师资力
高考志愿填报的三种方法高考志愿填报的三种方法:第一、家长和学生自行搜集专业和学校简介、往年录取分数、一分一段表、当年本专科学校招生计划,自行报名。第二、家长和学生购买高考志愿数据卡。一般的数据卡都会有比较齐全的报考数据、专业和学校资料,同时有的数据卡还会出具报考方案。第三、家长和学生找专门的报考机构,请专业老师指导,完成报考。当然,也有很多家长和学生不止采用一种方式,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下面是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时要格外注意的一些内容:1.了解不同高校的特点和优势在填报志愿前,仔细研究各所高校的特点和优势,了解不同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师资力量以及就业前景等。同时,需要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选择合适的高校和专业。2.注意选择合适的专业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优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专业。同时,也要考虑该专业的
如何正确填报高考志愿?一年一度高考季,考前的备考、考中的发挥、考后的报志愿,都是一刻也不能放松的,每一个阶段都有阶段性任务,而且都是重点任务,考前的是如何尽量地消除知识漏洞,尽可能地提高成绩,也就是总分;七号、八号两天,主要是如何正常地发挥,能把会做的题目全部答对,创新题能够写上七七八八,也就是能够超常发挥;九号以后就是研究大学、研究自己喜欢的专业,尽可能不浪费分数,让自己的分数发挥最大的
如何打印高考志愿填报表打印高考志愿填报表应该打开计算机并准备好连接打印机、打开高考志愿填报表、下载并保存填报表等。1.打开计算机并准备好连接打印机:确保你的打印机已正确连接到计算机,并安装了适当的驱动程序。2.打开高考志愿填报表:通常,高考志愿填报表会在当地的招生委员会或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上提供下载。您可以在网上搜索您所在地的高考招生信息网站,并找到相关的下载链接。
高考填志愿是什么意思高考填志愿的意思是:指考生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志愿填报是考生和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考生通过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选择何学校、何专业;院校又以考生志愿为录取依据,从众多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新生。高考志愿填报流程1、登录指定网页。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3、修改初始密码。4
如何填写高考志愿?如实填写。考生入场后,对号入座,并把准考证、身份证放在桌子左上角,以便监考老师查验核对身份,然后需要平复心情,等待监考老师发放试卷和答题卡。考生领取试卷和答题卡后,一定要先做到“三看”,即试卷页数是否齐全、印刷是否清晰、浏览题目类型,提取大脑中的知识提前做好答题的心理准备。督导员1、考生是否携带身份证和准考证、考评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是否挂牌;
2024-03-21 07:22:37
2024-03-09 11:22:12
2024-01-18 01:43:39
2024-03-10 01:34:24
2024-03-20 15:10:15
2024-01-17 22: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