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对大学招生都十分关注,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下面就随30高考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6所直属高等师范大学之一,国家“211工程”“九五”期间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自1953年起,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6年被批准为自行组织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单位。2000年被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被正式批准设立研究生院。
学校有19个培养研究生的学院。有9个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7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37个硕士点,覆盖了10个学科门类。有6个“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4个国家高等学校重点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8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工程研究中心。这些都为学校的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平台。
具体招生办法如下: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我校现有硕士学位授予点146个,2009年拟招收硕士生2000人左右。所列招生人数不含推荐免试生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一、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3. 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人员。
4.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人员报考须符合下列全部条件:⑴毕业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2009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⑵进修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六门以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并提交进修学校出具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⑶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4)大学外语四级(英、日、俄)考试成绩达到430分以上(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做此项要求)。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
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国家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必须在网上报名时取得本科毕业证。
5.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大学本科1-3年级学生一律不准报考,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考试和录取资格。
6.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69年8月30日以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7.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二、学习年限我校所有专业均实行弹性学制,具体学习年限以各招生学院(所)培养方案规定的为准。三、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2.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照相、确认的方式。网上报名时间为2008年10月10日—31日,网址为:
或:
。11月10日-14日考生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省级招办指定的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按规定缴纳报名费。3.报考
美术学院所有专业、
音乐学院
舞蹈学专业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须选择长春市报名点,必须到长春市报名点进行现场照相。 4.报考我校考生的《准考证》由我校于考试前20天寄出,请考生务必在网上报名时准确填写本人长期有效的通信地址和邮编。因通信地址不详等所造成的信件延误丢失,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四、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2.初试日期:以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为准。不在该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3.地点 :由报名点统一安排。4.初试科目:详见“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其中外国语、政治理论、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历史学基础综合、
农学门类公共基础(数学)、农学学科基础综合(植物生理学与生物
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各为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综合及体育理论基础、
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基础知识、
体育教育训练学基础理论、普通生物学基础满分均为300分。 5.报考外国语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美术学院所有专业、音乐学院所有专业的考生在报名时必须选择研究方向。 6.我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复试基本要求确定复试名单。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7.考生复试时须提交《本科课程学习成绩登记表》(加盖教务部门或档案部门公章)、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和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以及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等。同等学力考生须提交由进修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六门以上主干课程成绩证明(原件)及大学外语四级(英、日、俄)考试成绩单。
8.复试实行差额复试。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各招生学院(所)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在复试前确定。
9.同等学力及跨学科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五、体检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六、录取类别硕士研究生的报考类别(录取类别)包括:1. 非定向:档案等相关材料将转入东北师范大学,培养经费由国家负担,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2. 定向:不调档案等相关材料,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3. 委托培养:不调档案等相关材料,培养费原则上由委托单位负担,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4. 自筹经费:档案等相关材料将转入东北师范大学,培养费由本人负担,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录取为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须在入学前由考生本人单位或考生本人与我校签订相应的定向、委托培养合同或自筹经费培养协议书。根据我校规定,报考定向或委托培养的考生,若录取须缴纳培养费。录取为自筹经费的考生录取前须缴纳培养费。请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报考类别。☆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报考类别只能为非定向或自筹经费。七、录取等级及交费我校硕士研究生学费全额为24000元/生(艺术生为36000元/生),收费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等级学费全免,学校发放生活补助。B等级交学费全额的三分之一学费,学校不发放生活补助。C等级交学费全额的三分之二学费,学校不发放生活补助。D等级交全额学费,学校不发放生活补助。报考类别为定向或委培的考生、同等学力考生、调剂考生、破格考生收费等级为D级。根据考生的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确定录取等级,各等级的录取比例将在复试前公布。除了A级外,其他三个等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提供的三助岗位即助研、助教、助管获得一定的生活补助。八、其他1. 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在进行网上报名前均须仔细阅读我校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可上网查询)中有关考试科目等的具体要求及说明,凡因未经阅读而导致的差错,我校概不负责。2. 我校不允许学生同时攻读两个(或以上)不同层次的学位。3. 我校不举办专业课考前辅导班,不办理专业课参考书的邮寄业务。4. 各学院(所)简介请上网查询。5. 2009年各专业招生名额在录取时根据考生报名、考试情况作适当调整。6. 应届本科毕业生需在入学后交验本科毕业证书。报考点说明:我校报名点只接受本校推荐免试考生和报考我校的单考考生(须经学校审批获得报考资格者)。九、我校具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的招生权,招生工作按照国家“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原则。1.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2)毕业后保证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其中,在职考生回原单位;非在职考生(含应届本科毕业生),全部回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3)其他报考要求参见本简章第一条。2.其他说明(1)考生报考前必须将加盖省教育厅民教处(有的省市为高教处)公章的登记表(2份)寄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2)考生录取后必须与所在省教育厅签订协议,须交回招生单位1份。(3)所有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须集中接受为期一年的基础强化培训。培训地点由教育部民教司指定。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300人。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的招生人员数量共20个专业,各专业分别招生65个人,咨询了该校研招办,拟录取1360。详情可见《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30高考
我是体育专业的学生现在大三 我想报考东北师范大学的历史系研究生 中国近现代史
30高考(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我是体育专业的学生现在大三 我想报考东北师范大学的历史系研究生 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
如果你是男生,你考这个专业还可以。如果是女生,别报考这个专业了,就业很难的。参考书你可以到
去看看,就是东北师范大学主页上的“研究生教育”一项,然后再找”硕士生“一项,在看具体的,就能看到。我帮你复制了一下,如下:2009 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按招生学院(所)查询: 101 教育科学学院102 政
法学院103
经济学院104 文学院105 历史文化学院106 外国语学院107 音乐学院108 美术学院109 商学院110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121 数学与
统计学院122
物理学院123 化学学院124 生命科学学院125 城市与
环境科学学院126 体育学院127 计算机学院128 传媒科学学院202 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203 世界中古史研究所204 日本研究所205 古籍整理研究所207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8 农村教育研究所209 亚洲文明研究院217 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218 留学生教育学院219 自然博物馆
按招生专业查询: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03 历史地理学060105 专门史060106 中国古代史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060108
世界史060121 ★东北民族民俗学120203
旅游管理
历史文化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科是国家首批“211工程” 重点建设项目单位,“地域文明重点问题”获“十五?211工程”立项,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又是国家文科基地及世界文明史重点科研基地。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世界史以及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招收博士研究生,有硕士点9个(学科教学论、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地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旅游管理学、东北民族民俗学),有教授3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8人,副教授15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47人。近5年来,历史学科教师主持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子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74项,出版学术专著和其他各类著述(含编著、教材、译著和教学参考资料等)1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美国研究》、《日本学刊》等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397篇,其中有许多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大复印报刊》部分或全文转载,这些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重要影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与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创价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北岭分校,英国伦敦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
香港大学等学校历史系建立了较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
联系人:石伟红 联系电话:85099418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 注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3 ①101政治 ②201
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
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
01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 周巩固
董小川
02中学历史教学 曲晓范
高嵩
0601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3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④--无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
01史学理论及西方史学史 周巩固
02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 董铁松
武少民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4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④--无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
01
文化遗产研究 孙力楠
傅佳欣
02东北民族考古
03自然博物馆研究 李迎化
敬向红
060103 历史地理学 2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④--无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
01历史人文地理 韩宾娜
02城市历史地理
03旅游文化 王德忠
董小川
曲晓范
060105 专门史 6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④--无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
01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邓峰
02东北地方史 高乐才
03东亚思想史 韩东育
04日本史 周颂伦
05近现代中日关系史 徐绍清
060106 中国古代史 8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④--无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
01先秦史 谢乃和
02秦汉史 王彦辉
03魏晋南北朝史
04唐宋金元史 王德忠
05明清史 赵轶峰
罗冬阳
刘晓东
赵克生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6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④--无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
01中国近代史 曲晓范
胡赤军
权赤秀
02中国现代史 刘景岚
03中国近代文化史 程舒伟
060108 世界史 10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④--无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
01世界上古史 宫秀华
周巩固
02世界中古史 王晋新
徐家玲
03世界近代史 董小川
04世界现代史 于群
李晔
张杨
05美国史 梁茂信
孙群郎
高嵩
060121 ★东北民族民俗学 6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④--无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
01东北民俗音乐文化史 金士友
02东北民族史 刁书仁
03东北民俗史 康学伟
120203 旅游管理 2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823旅游学综合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
01旅游教育 周巩固
02旅游经济 刘力瑧
参 考 书 目
若对参考书目有不清楚之处请向各招生院(所)询问
专业名称 适用范围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课程与教学论
复试
《历史课程与教育学论》
聂幼犁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复试
《历史教学的新视野》
刘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复试
《中国史学史纲要》
宋衍申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
复试
《中国文献学》
张舜微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复试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陈高华、陈智超
北京出版社
1983年
复试
《西方史学史》
张广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
复试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何兆武、陈启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复试
《中国古代史》
赵毅赵轶峰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复试
《中国考古学》
安金槐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
复试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王宏钧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复试
《普通生物学》
陈阅增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年
复试
《进化生物学》
彭奕欣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年
复试
《中国史学史纲要》
宋衍申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
复试
《史籍举要》
紫德赓
北京出版社
2002年
复试
《西方史学史》
张广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
复试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何兆武、陈启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
历史地理学
复试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邹逸麟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年
复试
《中国历史地理》
韩宾娜、王兆明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
复试
《中国旅游文化》
赵荣光、夏太生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年
专门史
复试
《世界史》
吴于廑、齐世荣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复试
《世界史纲》
马世力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
复试
《中国古代史》
赵毅、赵轶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复试
《中国近代史》
李侃
中华书局
1999年
复试
《中国现代史》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复试
《中国
哲学简史》
冯友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复试
《甲午战争史》
戚其章
人民出版社
1990年
复试
《古代的中国与日本》
汪向荣
三联书店
1989年
《西方史学史》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中国古代史
复试
《中国古代史》
赵毅、赵轶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复试
《中国古代史》
詹子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中国近现代史
复试
《中国近代史》
李侃
中华书局
1999年
复试
《中国现代史》
王桧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
复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王桧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复试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复试
《剑桥中华晚清史》
费正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
复试
《剑桥中华民国史》
费正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2、98
世界史
复试
《世界史》
吴于廑、齐世荣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复试
《世界史纲》
马世力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
复试
《日本史》
吴廷璆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年
复试
《美国通史》(六卷本)
刘绪贻、杨生茂
人民出版社
2002年
★东北民族民俗学
复试
《中国东北通史》
薛虹主编
吉林文化出版社
1991年
复试
《民俗学概论》
钟敬文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
复试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
张碧波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
旅游管理
初试
《旅游学概论》
李天元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初试
《旅游经济学》
林南枝、陶汉军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初试
《管理学》
周三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复试
《旅游规划与开发》
马勇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大学招生资讯,敬请关注30高考!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0高考:
www.30gaokao.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