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4 20:00:24 | 30高考
2024年广东高考招生选科要求如下:
一、物理类考生专业可选择范围更大
在本专科加起来总计6.4万个专业中,本科专业有3.9万个,专科专业为2.4万个。在本科专业中:首选科目“仅历史”和“仅物理”可选择的专业数量范围差距悬殊,占比分别为0.93%和36.86%,可以说首选科目为“仅物理”的专业占据了“半壁江山”。
未来专业选择范围更大,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均可”与“仅物理”的专业选择范围大致相当,而首选“仅历史”的专业选择仅占极小一部分。
在专科专业中:首选科目“仅历史””和“仅物理”可选择的专业数量范围相差较小,占比都在2%以下,大部分专业并未限制首选科目。 30高考
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均可”的专业在本专科所有专业中的占比达到40%左右,但是相比之下,首选科目选择了物理的考生仍会比历史考生有更多的专业选择余地。
总体上来看,历史类考生想要在首选科目要求“仅历史”的专业中做选择比较困难,大多数都会集中于“物理或历史均可”的专业,但是物理或历史均可的专业集中在人文类、工商管理类、语言类和艺术体育类。
二、取消了原选科中“或”的关系
2024年广东新高考选科中,本专科的再选科目要求包括11类,不再提“或”选考组合要求,只有必选某1科/必选某2科/不限这3种选科逻辑:
地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化学,地理(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化学,思想政治(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生物(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生物,地理(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生物,思想政治(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思想政治(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思想政治,地理(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广东选科:
家长在给孩子定选考科目的时候,第一考虑要素肯定是成绩,但是家长一定要注意评价成绩的好坏,看分数不如看年级排名,高考算分的时候选考科目并不会把考试成绩直接计入到高考成绩,而是按照全省排名进行等级比例赋分。
选科别看成绩,看排名:
假如考试考了88分,但是全省排名比较高,所以换算下来很有可能就是按照95分计入到高考成绩,所以看孩子成绩的时候尽量参考单科的年级排名。
2024年新高考物生政可以选的专业如下:
一、可以选择的大学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二、可以选择的专业
法学、数学、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统计学、工学、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心理学等。
二、高考物政生的优势。
1、专业选择广泛
高考物理政治生可以选择的专业范围较广,涵盖了理工科、医学医药类以及一些偏文的专业。例如,物理、生物、政治组合可报专业占比约为81.99%,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运动人体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食品质量与安全、园林、中医学等专业。
2、来发展有帮助
政治科目的加入有利于将来考研和考公务员。大学之后参加考研和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就是政治,选择政治科目有利于确保学科学习的连贯性。
3、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选择物理、生物、政治组合的考生占比较少,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高考改革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传统的高考模式注重对学生记忆和应试能力的考察,而新高考改革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通过引入选考科目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有利于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潜力和特长。
2、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
传统的高考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域差异、文理分科等,导致了不同学生面临不同的竞争环境和机会不均等情况。新高考改革通过引入综合评价、多样化录取方式等措施,旨在减少不公平现象,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3、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
传统的高考模式注重应试技巧和记忆,容易导致教育过程过于功利化,学生只追求分数而忽视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新高考改革强调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和创新,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30高考(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4年高考改革物理不再是必选科目是吗?的相关内容。
是真的。2024年物化将不再允许选择。现在的情况是把物理和历史进行二选一,剩下的科目自由选择。选择了物理也就代表着放弃了历史,故2024年选择物化将不再存在。
山东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
3+3模式理论上选科组合有20种,由于是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搭配,所以很多大学在报考的时候就有了选科的要求。要考虑清楚自己大学要报考什么样的专业,有些科目组合是不能报考部分专业的,每个专业有自己的必选科目,考生一定要提前了解。
山东新高考改革给高校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1、高考改革优势:高校可以根据自己设定的选科要求选拔学生,更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另外,会促进高校深化专业结构改革,增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吸引力,整体提高学校实力。
2、高考改革挑战:首先是确定+1的录取科目很麻烦。从往年录取的情况来看,一般高校均确定“三门选考科目,一门符合即可”的专业对口方案。结果却出现了选考专业与录取专业“错位”的情况。
3、如高校物理学专业要求是必须学习物理和化学,而学生只要三门选课中只要有化学就可以录取,那物理怎么学呢?这会给高校教学造成很大的麻烦和挑战。
4、但是,如果科目限定必须选物理,则高校可能会面临选考物理的学生人数少,造成生源不足,或者是造成录取分数大段下降。
以上就是30高考为大家带来的2024年新高考物生政可以选的专业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0高考:www.30gaokao.com怎样填报高考志愿和选专业第一步、初步确定报考院校范围。考生根据自己分数在全省历史科目组合或物理科目组合中的位次(查阅今年高考一分段统计表),并结合往年录取情况(查阅最近三年高考录取历史数据),大致找到可能与自己分数相匹配的院校,并将它们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然后再结合个人偏好(如地区、办学类型等),高校办学情况(如学科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学校声誉、校区分布等),筛选出有意报考
新高考选生物可以报哪些专业新高考选生物可以报的专业包括生物工程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水产类、动物医学类、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和医学类。新高考选生物的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个与生物相关的专业。生物工程类专业涉及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等领域,培养学生在生物工程方面的应用能力。森林资源类专业主要研究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培养学生成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专业人才。环
2024年高考物生地可选专业有哪些2024年高考物生地可选专业如下:工学类、理学类,代表专业: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学、航空航天和工程等专业。物生地选科对应专业1、物理:对应专业有海洋科学类、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电子科学类、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测控技术与
新高考选科生物历史政治将来可以学哪些专业?毕业可以从事哪些职业?在高中生选择文理分科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这个对我们的未来是很有影响的。现在文理科的分选有两种情况,我们分层来说。大部分学校现在是一进高中就开始文理科选科。这样的话就能三年选定目标的冲刺,为自己的第三年高考做充足的准备。这个时候选文理科就要根据我们初中的基础来选择了,语数英三科是必选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语数英三科来看我们的方
物化政组合可以报考哪些大学这个组合可以报考的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理工类综合性研究大学,物化政组合可以报考该校的理工科专业。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研究大学,物化政组合可以报考该校的文科和理科专业。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
高考选物化政可以选哪些专业,什么专业吃香高考选物化政可以选哪些专业以及什么专业更为热门?高中选物化政能够选择的范围相当广泛。对于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等文理兼收的专业,选择物化政的学生都非常适合报考,并且这些专业中不乏热门流行专业。此外,法学类专业虽然并非物化政的最佳选择,但由于包含了政治科目,也在适合范畴之内。具体专业选择包括:1.软件工程专业:研究计算机各类软件的构造、设计
物理生物政治可以报考的大学及专业有哪些?物理生物政治可以报考的大学有: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可以报考的专业有:电子科学类、材料科学、工程力学、生物工程类、动物医学类、医学类等。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
怎样填报高考志愿和选专业第一步、初步确定报考院校范围。考生根据自己分数在全省历史科目组合或物理科目组合中的位次(查阅今年高考一分段统计表),并结合往年录取情况(查阅最近三年高考录取历史数据),大致找到可能与自己分数相匹配的院校,并将它们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然后再结合个人偏好(如地区、办学类型等),高校办学情况(如学科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学校声誉、校区分布等),筛选出有意报考
2024-12-14 18:40:57
2025-01-16 17:30:23
2024-01-11 07:42:43
2024-06-23 10:36:15
2024-06-17 01:48:33
2024-06-14 23: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