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0 09:25:56 | 30高考
我校南、北校区各类学生公寓共计11栋,公寓楼距食堂、公共浴室直线距离最长500米,每栋楼内设有公共卫生间、独立封闭式阳台和洗漱台(限北校区公寓),各楼配备楼层自助滚筒洗衣机供学生使用,公寓楼内无线、有线网络全覆盖;部分公寓楼还设有自习室、生活服务室、病护室等功能用房向学生免费开放;各公寓楼公共区域委托第三方保洁公司进行保洁。
学生宿舍为6人间住宿格局,室内均配有1.5P冷暖空调,供学生有偿使用。宿舍家具方面,配有上、下铁床,床具设计符合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每张床位配有固定式蚊帐架,配有两层(部分床具为一层)900mm长的书架,室内配有一定数量的自修桌、方凳,每生配有600*500*600mm的铁皮柜。
每栋学生公寓配备管理人员1名,值守人员3名,公寓楼正门24小时专人值守,楼内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区域实现了监控录像全覆盖,楼内消防设施齐全,学生宿舍智能控制用电功率、用电时段等,具备超功率断电报警等功能。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75年,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200余人。2021年2月,应急管理部党委决定合并华北科技学院和防灾科技学院筹建应急管理大学。
学校立足防灾减灾行业,面向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学历教育、行业培训等多层次、多类型并存的现代办学体系。学校构建了涵盖自然灾害成因机理、发生发展、防灾减灾措施、应急救援处置、灾后恢复重建等全过程、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平台体系。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5个,包括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14个(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地球科学信息与技术)、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13个(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地理科学、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工程)、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8个(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35个本科专业中,包括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网络工程)、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地质学、地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和重点发展学科(地质工程)各1个、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自然灾害概论)和9门省级一流课程。
学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3个。建设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地质野外教学实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北川地震遗址建筑物结构抗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拥有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建筑物破坏机理与防御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震灾害防御与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震灾害仪器与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省级科普示范基地、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基地。
201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领域培养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地震动力学与地球探测技术、地质资源与灾害地质、水环境与水灾害、岩土地震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灾害监测技术与工程安全、灾害信息处理技术、应急技术与管理等培养方向。学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着力开辟凝练了地震前兆背景场、岩土工程抗震、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地质灾害、地震观测信息处理、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等8个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科研体系。学校承担了防震减灾规划编制项目等行业技术服务、社会服务项目200多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公共效益。学校深度参与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松原地震、长宁地震等重大灾害的现场救援、科学考察、灾害损失评估以及中小学房屋破坏情况考察工作。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学校向中央提出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议”被教育部等有关部委采纳,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校安工程”在全国铺开,极大提高了全国校舍地震安全保障。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建有现代化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室内体育馆、游泳馆、高标准运动场等设施。图书馆馆藏文献103万余册,“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汇雅书世界”“港澳博硕学术资源库”“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等近30个电子资源数据库。建有地震科学、工程地震、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多个实验中心,有各类实验室87个,拥有国内高校最先进、最齐全的地震监测类仪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4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51万元;建有秦皇岛黄金海岸教学实习、北川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北京通州科技成果转化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0余个。
学校作为我国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多人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此,学校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
学校将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牢牢把握筹建应急管理大学千载难逢机遇,建设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教育培训高地,建设应急管理文化传播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新型高端智库,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应用型大学,示范引领我国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一、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6人间800元/年。二、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简介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共安徽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管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建于1974年,前身是安徽省大江机械工业学校。1997年更名为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学校,2003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40多年来,在主管部门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一、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学员宿舍配有空调、电热开水器、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以及最新制式营具。二、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经中央军委批准,2011年由原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与原解放军炮兵学院南京分院合并组建成立。原炮兵指挥学院前身为1944年在陕北南泥湾创建的解放军第一所兵种院校“延安炮兵学校”,原炮兵学院南京分院前身为1947年3月在山东沂水满堂坡成立的华东野战
一、湖北科技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我校寝室以四人寝为主,有少量六人寝。寝室安排遵循同一学院、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尽量安排在一起的原则。四人寝是上床下桌;六人寝面积很大,上下铺排布,均有独立书桌。所有寝室均有空调、独立卫生间和阳台,热水24小时供应,网络全覆盖。二、湖北科技学院简介泱泱成均,在江之滨;启真育贤,巍矗鄂南。湖北科技学院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
一、辽宁科技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学校现有6栋学生宿舍楼、2个学生食堂。校园内设有银行自助营业厅、浴池、开水房等配套生活设施,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学生住宿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学校宿舍基本生活设施齐全,并且配备个人网络端口,每层楼配备热水,学生寝室6人/间。学校餐饮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服务宗旨,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大宗食品物资集中统一采购,严格规范食品加
一、华北科技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学生宿舍采取公寓化规范管理,每间宿舍都配备空调和宽带网络接口,新建宿舍还设有卫生间。二、华北科技学院简介华北科技学院是应急管理部直属高校,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燃料工业部干部学校;1955年划归煤炭部,更名为煤炭工业部干部学校;1982年升格为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1985年成立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同学校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1993年转
一、黄河科技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6人间,宿舍配备有储物柜、电脑桌、壁扇、阳台、独卫等。二、黄河科技学院简介黄河科技学院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诞生和壮大。1984年,因公重度烧伤的胡大白在病床上思考,河南作为人口大省,高等教育资源极为匮乏,老百姓的孩子希望上大学的愿望强烈,社会发展又急需大批专门人才;胸怀“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崇高理想,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
一、河北科技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学生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寓所配有暖气、空调、直拨电话及传呼系统。生活区设有餐饮中心、洗衣中心、IP电话中心、医护中心、浴室等配套服务机构,建有标准田径运动场、体育活动中心,完全满足了学校师生的教学生活需求。二、河北科技学院简介河北科技学院由贺阳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创办。学校前身是2003年创办的保定虎振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保定科技职业学院,
一、浙江科技学院住宿条件怎么样安吉校区均为4人间,住宿费为1600元/学年;小和山校区大部分为4人间,住宿费为1200元/学年。小部分为5人间二、浙江科技学院简介浙江科技学院的前身由浙江大学和杭州市于1980年创办。经过40多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国际化办学和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省属本科高校。学校有两个校区,小和山校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毗邻西溪湿地,校园占地面积1900余亩,建筑面积
2024-09-09 03:50:45
2024-02-02 16:33:34
2023-12-31 10:11:01
2023-12-29 21:15:48
2024-02-07 21:27:08
2023-12-30 20: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