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31 11:10:43 | 30高考
把以前的回答删了,旧的言论总要消亡。一晃2年过去了,心态不同了,偶然看到这篇旧帖,感觉有一些要补充一下,之前高中刚毕业,措辞欠妥,借此机会改进一下,也算是给自己新的机会,我知道不少中介看了会果断投诉,毕竟动了他们的奶酪(一个模式:信息不对称的暴利),现在贴吧也是中介的。
套用牛校网的创始人老查揶揄俞敏洪的一句话:“俞敏洪卖的是梦想,老查卖的是真相”。别误会,不是打广告,你可以仔细辨别一下,那些说动你来留学的理由,哪个不是包在“真相”里面的“梦想”?
抱歉,没有哪个真相是飘在天上的。
我也是从当地的星洲日报上了解到,截止到2017年3月来马留学的大陆学生达到1万2千人,对比5、6年前的2000人,可以用暴涨来形容,当然留学的大气候在这儿,也不奇怪。
算了算2年的帐,4个学期的消费呈梯度式回落(4万,3万6, 3万4, 3万1),感觉花的挺多。和学生中介住过一年,两年中两次因为租房被坑押金(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每学期都在为达到CGPA3.5而分身乏术,没有规律式的熬夜和紧张一直压迫着我的信心,成长一天一天的充实积累。我有3个玩的很好的中国朋友,其中一个是我2年的室友,还有7个同专业的马华和我关系也不错,现在想想,一年级那些难熬的设计项目多亏了他们的热情帮助。关于大学的排名我也不太当回事了,排名只是个心里安慰,今年我上大学的排名和武汉大学、同济大学相当,遇到几个认识的人都表示挺高兴地,但是,我觉得自己应该和所谓的排名保持距离,排名是大学的荣誉,能力是自己的资本,靠着排名来了解一所大学难免肤浅片面。
我接触的一些人中,有很渣的(不只是人品),花钱大手大脚,双峰塔的合影年年晒,抽烟泡吧,学习得过且过,朋友圈总要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很多时候,风光的背后难免狭隘。当然更多的是沉默,敏感的,这些人和他人总保持着距离,无害但你很难搞清楚他们的想法。有一些留学生人数比较多的学院每逢期末考试作弊被抓的人不少,记得有一位朋友和我吐槽过那些让他倍感尴尬的同胞。当然,绝对有能力很强的中国留学生,我很佩服他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自我的要求与约束。“圈子文化”在大部分的留学国家都很普遍,可以理解,中国留学生的圈子总是和当地的圈子隔得很远,但是不去努力的交流而用各种接口疏远才是现象发生的原因。我们在中国不了解自己的国家,在大马不去努力了解每天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画地为牢。
当然我也有幸结识了几个人生级玩家,有的头脑很灵活,善于结交各种年龄的朋友,敢于接触尝试陌生的领域,很大气,有着良好的信誉。有的很善良,但也都敢于抵抗那些不公正的处境而不是低头隐忍。
现在问自己:如果当初决定来大马留学是因为前途渺茫,分数线不够,怯于高考的竞争,抱有侥幸,外加哪些“中介”的忠言,那么请问留学后后你一定会抛开所有的这些缺陷吗?
是与否全在自己,对环境啥的没什么关系。所以私立公立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区别。其实,有很多人同我讲过相同的话“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抱负,所以这不是我的问题”。现在所有的费用都是家庭来承担,不必为基本的温饱而发愁,但总有一天,你将不再是学生,你会告别你现在的日子,你会为自己的“生存”而苦苦奔波,你会看到比家乡,比马来西亚复杂百倍的世界,生活如同洪水般席卷着你那本就脆弱的土坝,哪些年轻的诳语都将消逝,等你惊醒时却已深陷其中,那将不仅仅是现象中的阵痛,只怕是,到头来世间一场大梦。
说回我以前的观点,选择马来西亚的大都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的人,有的真的是很严重。毕业了还算好的,有的2年不到就转学退学了。大浪淘沙,在哪里都躲不过竞争,自然规律,可总有人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讲一个近期实习的感受,建筑专业加我一共就2个人,实习目的地定在上海、广州和杭州,我第一轮投了20家事务所,一周过去,全部石沉大海,又投了67家,终于回了4家,然而只有4家,最后定在上海。我同学投了70家,也只回了4家,最后去了北京。失落常有,然而这次申请对我们的打击还是很大的,至少让我们清醒一些,早点知道自己在国内的竞争力很有必要。(反观,想应聘实习生这个最低薪资的职位都如此的不易,危机感能不大吗?)去了事务所我才了解到,我的学历根本不值一提,大都是清一色的海归,英美澳,德意荷,UCLA,米兰理工,英皇家艺术学院,卡耐基梅隆,AA,代尔夫特理工,巴斯。剩下国内打拼出来的也是,同济、武大、华中科技、东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然而,他们是谦逊,热情的,实习的目的性很强,项目计划的完成很有效率。现在想想,文凭这种东西,能被用作敲门砖,是幸运的,不是说你进了多么好的公司,而是给你第二次看清自己的机遇。
父亲常泼我冷水,总说我这个文凭回来什么也不是,别把自己当回事,不是说放低自己,而是本来就不高。2年前我可能还会不服气的拿那些马来毕业考取美澳的人说事,现在我回过头来思考,在这个海归泛滥的时代,马来也好,中国也罢,我们将何去何从?
插句题外话,我一直以来有关注过3个留学生开设的qq群,其中一位从大三从马大转学去了世纪,具体原因可想而知,不过群里的留学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新加群的小白们都喊她“老师”,一开始很佩服她靠谱的办事态度,收费还算透明,后来她貌似回到国内了,做起了英语培训外加(新/澳/马/英)的申请,毕竟靠近国内的“市场”,感觉这人在朋友圈张扬了些,什么月入8-10万之类的。
另外一位是在公立大学土木系,貌似已经毕业了,在工程院工作吧,建了个群,挺有号召力,答疑解惑甚是慷慨,不过偶尔会有中介混进去打广告(其实中介里也有学生,不过不是本校的,每个群多少都有些爪牙对那些“新人”觊觎着)不过此群群风还是蛮正的,也算是清流啦。
最后一位仁兄貌似搞了N个“某某大学官方群”,每次想加这个群都要被某个管理员私聊一会儿,好不容易加了说了几句话就被踢了,感觉这位仁兄是很有组织头脑的中介,注册了个公司,贴吧,词条经常造访(巡视信息健康---挡其财路者,X),说来也有意思,中介团体内部的权力斗争,貌似是这位仁兄稳坐钓鱼台了,私立申请不收费,公立申请8000(貌似现在下降到5000),对那些犹豫的客户真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貌似这个中介内部的成员大都来自私立(想知道是哪几所私立?百度搜索“马来西亚留学”,看看右边的相关院校下面做作的简介你就明白了PS:他们也真是什么辞藻都敢放,高中有没有好好上?)有的家长真的是操之过急反而将主动权拱手相让,还有现在的申请者太缺乏主动性了,恨不得一劳永逸,有现成的绳子就抓,决心做一个文凭养得者。
--------我想说的并不是这3位的经历,而是一个现象---即有的海归回来靠帮助你成为“海归”而盈利。 同样的属性在不断“继承”,这种现象应该在大家决定去哪所大学前指出来,然后自己思考吧!
但,年轻的人啊,不必悲观,人生路远,高考不会是挥之不去的落魄,敢于审视自己的懦弱的过去,倘若你胸膛里还有那团火,那就从现在起重拾自信,相信未来!
PS:本人15年回答的百度知道就不要看啦,我那时的想法还是欠缺考量。留学,90%就是一层窗户纸,可窗里窗外的人很少这样想过,总喜欢绕一个大圈只为获得那稀少的有效信息,问题在哪里?时间不多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距离浪潮退去还有一段时期,谁也不想成为风口上的猪。我留学的发轫是因为高二读了薛永先生的几本书,很有启发,现在想起来倒觉得很盲目,一家之言不足信,只有自己尽全力去接触多样的信息来源,才能有走下去的方向。我最深的感触是:困难其实不可怕,因为没有退路,逃不掉的,困难生来就是要被解决的。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怕事惰性,自以为是,变相的封闭自己的感官,漠视侥幸。我很清楚具有批判性的文章并无建树,文末那段话算是结语,送给读完这篇冗长文章的你,期望你能给马来留学带来新的气象!
不喊口号,现在,立刻,马上!
最后说明一下,我只是给了从个人角度出发的引子,讲了一些事情,真实,但我相信并不全面。
---------------------------------------------------------------------------------
画个分隔线,19年年初看回自己一年前的观点,稚气很多啊!想想还是不做任何修改了。现在按期毕业也算是功德圆满。6个学期的课程修满120个学分实感不易,专业学制比国内少了3个学期,很少有喘气的机会,上海实习半年后就回大马,第一次离家整1年,7、8月又在当地的建筑公司实习,期末期间参加了2个竞赛,1月8号毕设结束,马不停蹄的准备去别国的研究生申请,1月30号递交完最后一轮,2月1号终于踏上回家的航班。
很多事等待去做,有些事情总要放下,希望终究是走在认识自我的路上吧!
这里解释一下本校的的建筑专业,比较特别,专业课程学习2年后必须经过半年的实习,随后完成为期1年的课程。其实比较适合有3年diploma的基础的人,班上有四分之一的diploma学位持有者,年龄普遍大我3~4岁,本科毕业后必须读完2年的研究生才能有资格参加马来西亚注册建筑师的考试,目前只有马大(UM)、理科(USM)、博大(UPM)、玛拉工大(UITM)以及国民(UKM)有PAM和LAM的Part2认证,去年理工(UTM)因为一些原因没能通过考核。需要申请建筑硕士的可以考虑前面的5所。大部分的大学建筑学是3年制没有专门的实习学期。 30高考
30高考(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家庭条件一般,可以去哪些国家留学?的相关内容。
建议去澳洲。去马来西亚留学的条件是怎样?马来西亚最好的大学是那所呢?申请的条件要怎样。ps我今年刚大一马来西亚留学的条件比较简单:申请本科需要高中成绩公证、申请硕士需要本科成绩公证,其他就是护照等常规材料,不需要雅思成绩。申请马来西亚公立和私立大学程序都比较简单。马来西亚最好的大学是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ofMalaya,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第167名,亚洲第33名。不过要申请马来
马来西亚林登大学专业课程马来西亚林登大学提供丰富多样的专业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下是各系的详细课程介绍:环境建筑系,设有建筑学文凭(3年)、建筑管理学文凭(3年)和估计学文凭(3年)等专业。另外,还有环境建筑预科(1年)作为入门课程。对于想要进一步提升学历的学生,BTEC建筑工程(估计学)与英国高级国家文凭(HND)(2年)和BTEC建筑工程(绘设学)+英国高级国家文凭(H
马来西亚有什么好大学马来西亚四大著名大学1、Taylor泰来大学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学院创立於1969年,是马来西亚历史悠久及最杰出的私立大学学院,享有崇高的信誉。它拥有超过三十年卓越的教学经验,向以优良的学术传统著称。大学学院一贯秉承的信念,就是为本区提供最高素质的高等教育。在1998年四月泰莱大学在品质管理的保证及加强下也因此赢取了由马来西亚政府颁布的ISO9001/2
马来西亚留学怎么样?马来西亚留学靠谱吗马来西亚的大学分为公立和私立,一般来说,外国学生都会选择私立学校。一个是因为全英文授课,另一个是马来西亚独特的双联课程,在中国国内的认可度远高于马来西亚的公立大学。第三是与欧美学校一样,大多数的入学名额仍将留给当地人。实在是不想去挤了,所以他们会选择更具成本效益的私立大学。就文凭的认可程度而言,马来西亚学生有点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国内对这个国家教育
马来西亚硕士留学国内认可吗对于计划到马来西亚去读硕士的学生,自己所获得硕士学历能否被认证都是需要比较关注的。那么在马来西亚读硕士的学历认证如何?随来看看这些学历的认可度问题。一、马来西亚硕士学历认证情况中国教育部于2003年对马来西亚部分私立高校进行了认证,承认私立高校学历。马来西亚属于英联邦国家,马来西亚的大多数大学和英国大学联合办学,例如马来西亚林登大学和英国东伦敦大学
上大学的经历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想在大学里获得的经历如下:1、思维能力得到升华。经过四年的大学的学习,大学生接触到许多老师。学习了高等数学课或者逻辑课或者语文课,大学毕业生看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知识面得到拓宽。大学四年,先后开设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等等,有三四十门之多。另外大学图书馆里,本专业的书、外专业的书,天文、历史、地理、军
马来亚大学艺术硕士专业有哪些呢?马来亚大学好不好?马来亚大学艺术硕士专业有哪些呢?马来亚大学好不好?马来亚大学文学硕士1.马来亚大学视觉艺术硕士混合视觉艺术硕士隶属于马来亚大学文化中心。除了视觉艺术,学院还开设音乐、戏剧、舞蹈等领域的专业课程。是艺术生深造的理想选择。核心课程:视觉艺术研究方法论、视觉艺术理论、东南亚当代艺术等。语言要求:雅思5.5分
马来西亚留学热门专业有哪些1、多媒体传播专业多媒体传播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创意思维和现代设计理念,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工具,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和影像视听语言能力,具备影视摄影、平面设计、电脑动画设计制作、网页与网页动画设计制作、图片摄影、图片编辑、影视后期编辑等能力专门人才。多媒体传播专业就业前景:可在影视制作部门、动画制作部门、网页制作部门、新闻媒体单位、电子音像出版社、广告部门等现代
2024-09-09 03:50:45
2024-02-02 16:33:34
2023-12-31 10:11:01
2023-12-29 21:15:48
2024-02-07 21:27:08
2023-12-30 20:43:40